闲话植物01
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63.html 引子 上次我立了一个flag,说要写一系列关于植物的闲话,结果立马有人challng,遗憾的是,ta的质问并不是针对植物,而是针对“植物人”。 闲/话/植/物 01 那么,当我们说“植物”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呢?很遗憾,我们平时几乎不怎么说到“植物”这个词。 中国的博物学传统并不是天生就弱鸡,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人写过,在这里就不啰嗦了。但是到了近现代,相比于,尤其是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甚至相比于中国港台地区,中国大陆的博物学普及程度还是要薄弱很多,表现之一就是对于自然界,尤其对自然界之中的野生动植物的认知普及程度较低。比如,我们习惯于把脚底下低矮的绿色植物通称为杂草,习惯于把几乎所有雀形目小鸟都叫做麻雀;很多人以为吃的土豆是果实、而花生是根茎,很多人会认为鸡鸭鹅不是鸟也不会飞…… 好在,是的,好在,我们非常实用主义。我们热衷于给衣食住行用的东西分门别类,尤其对能吃的东西非常敏感。鉴于此,这篇我们还是从衣食住行用、尤其是吃开始聊。 对于植物,我们自古有着非常实用主义的分类及称谓。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根据用途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5部。而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有一些使用频率显著高的称谓,比如—— 图01瓜果蔬菜(图:photophoto.cn) “五谷杂粮”: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这是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称谓; “瓜果蔬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大豆白菜冬瓜西瓜南瓜北瓜……这是从吃的角度来说; “花草树木”:松兰竹梅牡丹玫瑰富贵竹君子兰荷包牡丹……这是从观赏的角度来说; 至于“野花”、“杂草”……这些,则分别是从人们对植物的熟稔程度、植物对人们的利害方面来区分而产生的称谓。如此林林总总,勿须一一列举。 上述分类,虽然分类的范畴不同,但大体来说,说的都还是植物的那点事。 回想我与植物的交集,从蛇莓开始,学前阶段其实还有很长的故事在开篇里没有来得及展开。如你所料,对植物这个类群的认知,我其实也是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吃”开始的。 我的老家在桂林市的荔浦县。家乡南国,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这些,唯独绝少见到小麦。蔬菜作物种类繁多,葱姜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白菜……每个季节都换着花样地栽种和食用。每家房前屋后的院落,根据户主的喜好不同,会种植桃、李、梨、芭蕉、葡萄、枇杷、柿子、黄皮、柑橘、柚子等这些水果。种植最多的经济作物就是著名的荔浦芋头,除此之外还有甘蔗、烟草、马蹄,慈姑。 从记事开始,我就渐渐的参加到干农活中来,从一开始的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一半是玩耍一半是帮忙,到后来成为半个劳动力,再到后来成为主要劳动力;从耕地、整垄,到播种、移栽;从浇灌、除草除虫,再到收获、晾晒、甄选…… 早期的园丁生涯,让我有大量的机会与植物们相处。亲眼看着一粒种子萌芽、生根、展叶、开花、结果、瓜熟蒂落。亲手抚摸、呵护一棵作物从种子再到种子。我经常有一种感觉很强烈,就是“粒粒皆辛苦”。因为你吃进去的每一粒花生豆、每一个红薯,从播种到吃到嘴边,可能已经在你手里经过了十来回。 图02耕耘(图:pconli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pk/10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中医35个秘方上
- 下一篇文章: 生活小妙招50个居家必备的小技巧,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