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味常用药的特殊功效,长期不为人所知的秘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千金名方 中医知识,名医典籍医之诊疾,视药者,如帅点兵也。此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之法宝,所以医者,熟悉常用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是临证灵活运用的关键。 但很多药物的特殊功效,因无系统记载,深埋潜藏,则长期不为人所知也,岂不惜哉!为此,欣然令笔,将几味中药的用药心得整理成文,陈述如下。 01 乌药治惊风、泻痢 乌药,性味辛温,为行气、散寒、止痛之要药。常用于胸腹胀满,气逆喘急,经行腹痛,疝气,膀胱虚寒,小便频数等症,此乃用之常也。 师云:用药如用兵,善者出奇制胜,乌药之奇,可治惊风、血泻血痢。 慢惊风,小儿常见之疾也。多由脾虚肝乘所致,常见于久病脾虚消化不良者,或一些严重慢性病的后期,临床表现为神情倦怠,懒言少语,大便色青或下痢,抽搐无力,时抽时止,面色萎黄者。此病本虚标实,自然培土而兼抑木。乌药宽中顺气,入脾爽滞,开郁疏经,寓泻于补,故能用之。 近年来,吾等用乌药g(烧存性),合朱砂10g为末,分装成10袋以备用。用治小儿高热、惊厥、惊风、发搐住院及门诊患儿60多例次,皆收立竿见影之效。世人见之,无不交口赞曰:“真神药也。” 乌药何以治血泻血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涩甚为肠?,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可见血泻、血痢有肝盛乘脾者,其本在肝;有脾虚肝乘者,本质于脾也。治疗重在调和肝脾。乌药开郁散结,疏畅经气,自能调肝;宽中顺气,入脾爽滞,故为调理肝脾之佳品也。经云:“气为血之帅……”。本品理气而活血,气顺血自归经,故于血泻、血痢而宜。 我等用乌药g(烧存性),生大黄50g,延胡索50g,甘草25g共为末,每15g一袋备用,服时盐汤下。疗腹痛、泻痢近人次,每人仅用3~6袋,腹痛即止,泻痢自停,屡用屡效,无不交口言欢。 02 紫草主五疸,治乙肝 紫草,味甘咸,气寒,质滑,入血分,凉血解毒,且有滑肠通便之功。多用于血热毒壅,大便秘结,紫癜等证,此依常法也。 吾承庭师训:“云本品“主……五疸”;吾悟紫草治乙肝,乃古人未发之意,故宣,以发其用。 五疸,《金匮要略》分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若以五脏分肝疸、脾疸、心疸、肺疸、肾疸。此皆发黄,必以其见证有别而分,如肺疸,除发黄外,必兼有鼻塞不通,咽干等肺经见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五疸,湿热在血。”《本草经疏》云:“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紫草色紫、气寒、质滑、味甘咸。紫则入血,寒则清理血分之热,滑则通利,使湿热从小便出,则黄疸自除,乙肝可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cf/10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苹果M1Ultra处理器发布CPU性能
- 下一篇文章: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延胡索的用法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