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写在家乡的土地上奉贤这个村的文艺工
缱绻乡愁才子情,骑虹文化一时新。 11月,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的新寺村,“骑虹乡村文化创意中心”艺术展带动着整个村子的文化艺术氛围持续升温。文学、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艺术家们的乡愁和乡情,将原本沉静的新寺村顷刻变为艺术的展厅…… “骑虹乡村文化创意中心”艺术展位于柘林镇新寺村骑塘号。“骑虹”是骑塘和虹光的简称,现在的新寺村,由原骑塘村和虹光村合并而来。在乡村里办艺术展,艺术展目前入驻的也大多是新寺村(包括原新寺镇)本土文学艺术人才。他们的回归,将为美丽乡村带来怎样的改变? 本土文艺人才“回村了” 骑虹乡村文创中心所在的老房子,原来是骑塘小学的旧址,建造于70年代,随着区域规划调整,三排村小老房子也早已闲置下来。文创中心保留了原来村校南北对称格局,中间的过道是原来的操场,北边现改造为艺术展厅,南边为艺术家张强的工作室。 雕塑家张强是第一批“回村的”艺术家。“大约20年前,张强就租用了这个闲置学校作为工作室。”新寺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叶飞宇介绍道。张强是柘林新寺本地人,张强雕塑工作室的入驻,为乡村吹来第一缕艺术气息,也成为骑虹乡村文化创意中心的雏形。当时,除了南边作为工作室,北边的一排房子还仅作为仓库使用,并不对外开放。 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周边的村民来说,这间老学堂里有一个艺术家,至于艺术家在忙些什么?村民们并不知晓。对于村民来说,更为熟悉的是,原来老村校的操场位置,即骑虹文创中心的入口过道,是周边村民的一个集中核酸检测点。 今年,村民们熟悉的地方,迎回一批熟悉的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新寺村不断盘活现有闲置资源,挖掘本地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张强为起点,一个独特的本地文艺创作群体就出现在村委班子走访的过程中。从新寺地区“走出去”的本土文艺工作者不仅人数众多,不少在奉贤甚至上海享有名气,这也成为新寺村独有的文化禀赋。 能不能将他们聚到一起,“留在”乡村、“赋能”乡村?策划“骑虹乡村文化创意中心艺术展”的想法由此诞生。 闲置的乡村学堂变样了 走进骑虹乡村文化创意中心,错落分布于院墙外的雕塑作品,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仿佛已经指明了艺术展的大门所在。推开两排木质大门,一片还未收割的金黄稻田率先抓住了观者的目光,远眺前方,偶有村民穿梭在田间,艺术展与村野巧妙融合,农田也天然成为骑虹乡村文创中心的“西大门”。 来到文创中心展厅,打通的教室南北狭长。在保留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为了打破既有格局的局限性,几处窗户的点睛设计,既提炼了展厅的艺术味道,也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如展厅在原先的人字形屋檐处装了几扇天窗,星空亦可仰望;西侧则打通了一堵墙,通过玻璃窗,展厅与室外草坪、稻田和错落有致的展品融为一体。此外,展厅还完善了凉亭、洗手间等配套设施。 骑虹文创中心艺术展为村民“重建”了家门口的人文“学堂”,一个个展示柜台、画框代替了原来的课桌,一幅幅书画作品、一页页文章、一件件立体摆放的雕塑成为新的“课本”。这些展品的作者,他们生活在这里,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乡里乡亲来说,他们更亲切,也更容易“阅读”。 曾经的小学,是老一辈新寺人熟悉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今也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文化载体,“现在乡村的村容村貌改善很多,但是村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仍需要时间的积淀,三年五年也许看不到效果,十年八年或有质的改变。”叶飞宇表示。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作为乡村文化,骑虹文创中心立足于乡村,坐落于乡间田野,有着浓郁的乡野风,烟火气。在乡野之上,创意中心却不止于烟火气,无论是改造后的整体格局,还是每一位入驻的文艺工作者和他们的作品,似乎都在讲述着和乡村的血脉联系。 展厅的一侧原本就是张强的工作室,张强也自然成为第一个“入驻”艺术展的。张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其雕塑“五牛城”置于上海浦东大道泰兴广场,入选《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雕塑“田——贾思勰、王祯”置于上海东方绿舟知识大道,雕塑作品“盛开”等曾多次入选上海城市雕塑年历。 张强雕塑的孙道临夫妇作品模型 今年上半年,张强还受邀为经典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主演孙道临和他的爱人设计了一件雕塑作品。“当时过来,看到工作室里到处都是他们的照片资料,做了几个月的时间。”叶飞宇介绍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张强还为村里的一处公园设计了“幸福之门”的雕塑,在文创中心,就能看到这件作品的初稿。实际上,展厅内外就有不少是张强的设计稿,可以近距离观赏雕塑家思考打磨的痕迹,这也成为骑虹乡村文创中心的一个独特之处。 作为策展人之一,同样出生于新寺村的汤朔梅也是入驻的作家代表。汤朔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与同学一起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作品《朔梅散文集》获年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年度作品奖、《牛、黄皮与鼻公》获第一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二等奖,累计出版发表作品余万字。现为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 “几十年来,每当踏上回归故乡的路,我一直在咀嚼:故乡究竟是什么?当你离开些时日,一直会在梦魂萦绕里想起它。当你站在它面前时,又像面对沉默的父亲,一切又无从说起呢!而当知道一旦要失去它时,会觉得心理空荡荡的发虚呢!”在展出的散文作品中,汤朔梅曾这样讲述他和故乡的关系。目前,创意中心共入驻了12位文艺工作者,他们大多数和汤朔梅一样,热爱故土,也想借用自己的作品为乡村做些什么。 “与外界相比,这里或许并不丰富,且成就有限,甚至还比较稚嫩,但他们代表了一个乡村的水准。”汤朔梅介绍道,希望通过创意中心的存在与发展,聚合、培养本土艺术人才,从而浸润、滋养文化土壤,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更大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干劲。 在艺术展的前言中,对于“骑虹”还有另外一层解释,宋朝杨万里有“骑虹弄银河,人间无个乐”的诗篇,“骑虹”也象征着新寺老百姓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寺村将建设成,既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叶飞宇表示,未来,骑虹文创中心还计划拓展展品类型,并延伸到本地的比较有特色的手工艺品等,逐步形成真正的乡村艺术矩阵,进一步丰富村民家门的文化课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cf/12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皮水果炖鸡豆果美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