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23.html
前一阵子,吃了一些黄皮,一枚枚不甚夺人眼目的低调小果子,与枝叶联缀在一起,于深色的瓷碗中,低垂着害羞的眼帘。看上去,黄皮就宛若野果一般,褐黄相间的色泽,感觉有些暗沉,频多的斑点,与细微的粗糙“绒毛”遍布于它的外皮中,给予我一种永远散发着湿热的、南国乡野地带的观感;同时,黄皮也能让我联想到不谙世事的南国少女,因为它拥有一种天然的娇怯和淳朴。虽然,黄皮与荔枝、龙眼几乎是同时上市,但它的存在感却甚低,尤其是大多数北方人,定然对其感到陌生,就算是试着吃几颗,估计也难以适应它的口味。与荔枝、龙眼相比,它的口味的确特殊,不仅果肉寡少、核量略多,而且还混合着大量的酸苦味,而那少量的甜味,仅仅做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陪衬。外形并不出众、保鲜期甚短,再加上口味特殊甚至“古怪”,这些天然的特质,都是导致黄皮被荔枝、龙眼“边缘化”,且没有广泛盛行于全国的主要原因。不过,我想我是一个例外,可能是天生长着一只“南方胃”吧,对于来自长江以南的食物的适应度,一向都是颇高的。特别是活跃于岭南地带的、在地性极强的果物,我格外会怀着某种强大的好奇心去尝试。另外,我天生嗜酸,所以,黄皮所包含的“酸性物质”,也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黄皮基本有两种吃法,除了好像剥葡萄那样去品尝的寻常方式,再有一种,就是直接连着外皮吃。连着皮一起将其吞下肚子,此种吃法颇有野趣,这样做,可以充分领略到黄皮生津止渴、助于消化的药性,也可以体会一番“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这句民谚中所蕴含的朴素道理。的确,黄皮在困倦疲懒、暑期蒸腾、胃口不佳的夏日中,会给予人们一种舒缓温润的抚慰。而且,它具备的消化功能,会联同它浅淡的“芸香科馨香”,一齐为身体的良性循环,默默服务。吃下几颗黄皮,定然胃口大展。这种极不起眼的果物,在潜心为我们输送营养的时候,往往都是忠诚、驯服且无言的。在现实的时空中,黄皮寂寂无名,但在明代文人董传策所创造的“诗意空间”中,朴素的黄皮,却拥有了一种反差巨大的“华丽感”,他曾写过这样的诗,来赞颂低调的黄皮——“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从这些字句中,我似乎窥探到了黄皮隐匿的奇幻色彩。扶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cf/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