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个叫刘伯的广东女婿回到了他广东妻子家的老宅。刘伯跟她的妻子离开广东老家已经几十年了,回来后,老宅破旧不堪,刘伯的妻子提议把老宅打理修缮一下。这个老宅是刘伯的岳父留下来的。刘伯的岳父曾乃桢在民国时期是广东乐昌县的县长。他退休后,回到了他的老家广东郁南县建成镇,在建成镇盖了一幢别墅,取名叫“千园”。后来,历史沧桑变迁,曾家人四处奔波,老家没人住了,干园也就闲置了,很久没人打理修缮。刘伯决定打理修缮老宅后,在整理后院的杂草时,半人多高的杂草中居然藏了两株看着像快死掉的果树,这两株果树枝条破败,树形也乱得不像样子,像是被丢弃在后园里的垃圾。刘伯的妻子认出来了,这是两株黄皮树。天大的惊喜黄皮是岭南地区的一种特色水果,以前在广东地区有“前龙后皮”的说法,意思是,屋前栽龙眼,屋后栽黄皮。在后园里栽2棵黄皮是广东地区非常司空常见的事儿。发现是黄皮树后,刘伯夫妇清理了一下这两棵黄皮树周边的杂草,希望它能结点儿果,这样也能吃上自己老宅里种出来的黄皮果。但是这2株黄皮简直太“破”了。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别人家的黄皮都已经结果了,这两株黄皮居然一个果子也不结,这让刘伯夫妇很尴尬,都想把这两棵“破树”给砍了,改种其它的黄皮树。但是,两人最终还是没有舍得砍老父亲留下来的黄皮树。刘伯把这两棵树好好地护理了一番,施肥打理,想试试营养充分后,明年它能不能结果。让刘伯夫妇没有想到的是,护理这两株黄皮树一年后,居然真的结果了。而且还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这两株黄皮树结出来的果居然是“无核”的!这在当时的郁南县太少见了。刘伯夫妇很兴奋,决定保护好这两株黄皮树。两株黄皮树的成名之路年的时候,广东省农业委员会组织了广东省第二次优稀水果鉴评会。刘伯夫妇拿着两株黄皮树结出来的无核黄皮果参加了品鉴会。当时的品鉴会上,大家对于无核黄皮没有太多的认知,当看到刘伯夫妇手里的无核黄皮果时也都是非常惊喜。这次优稀水果鉴评会上,刘伯夫妇的无核黄皮果被评上了“第一名”。正是这一次的评选,把无核黄皮这个品种带火了。在广东郁南县,无核黄皮快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地开始通过嫁接技术来繁育这2株无核黄皮的苗木,然后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无核黄皮。到了年的时候,广东郁南县的无核黄皮已经有了6万多亩,多万棵。也就是说,在年-年短短16年的时间里,两棵黄皮树通过嫁接繁衍出了万棵无核黄皮树。一个以无核黄皮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在当地形成了气候。年,广东郁南县也被评为了“中国无核黄皮之乡”。4年,郁南无核黄皮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两棵无核黄皮母树也因此身价倍增,从当年后园里连果都不结的破树,变成了当地重点保护的优稀果树。至今还在被好好地保护着。一年带来8.4亿财富品种选育有时候是碰运气,很有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的育种工作者倾尽一生也没有选育出闻名于世的园艺果树品种,有的则在无意之间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好品种。无核黄皮最初的来源也仅仅是刘伯个人的一次无心之举。后来,经过更多人对两棵母树进行嫁接繁育,又不断地进行品种筛选,最终打造出一个黄皮品种——"郁南无核黄皮”。郁南无核黄皮的特点是“果大、肉厚、味美、无核”,已经成为了无核黄皮中最具有代表的品种,不仅仅是在郁南县,在广东、广西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的郁南无核黄皮在进行种植。年,郁南县无核黄皮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hm2,产量t,产值突破了8.2亿元。也就是说两株曾经老破的黄皮树,如今每年可以为郁南县产出8.2亿元的财富。那么,这两株无核黄皮树又是从哪里来到郁南县的呢?黄皮树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有多年了。两株无核黄皮树不可能是国外引入的。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有说这两株黄皮树是刘伯的岳父在告老还乡时带过来的,是当时他的同僚送给他的果树苗。但当年事实究竟是如何,恐怕很难进行精细的考证了。今年黄皮果终于出圈了黄皮果长久以来一直种植在岭南地区,很少到更远的地方。北方地区很多人是没吃过或者不认识黄皮果的。像荔枝、龙眼等岭南水果,那是大名鼎鼎,人尽皆知。但黄皮虽然跟荔枝、龙眼同样都是夏季上市,则在北方一点儿名气没有。今年,“给北方人科普黄皮”的话题突然在网上火了,这也让黄皮果走进了更多北方人的认知中。广东郁南的无核黄皮是众多黄皮品种中的佼佼者,或许这一次爆火能给黄皮带来新的市场机遇,让这个比较小众的水果成为更多人的美味。此外,许多人对无核黄皮存在着误解,认为是人工操作去核的。实际上,黄皮就是一个无核品种,与无核荔枝一样,都是品种选育出来的,不是用药物处理后的无核。无核黄皮的无核源自于它的花粉有着较高的败育几率,90%以上的果实形成不了果核。无核黄皮并非是人类的新技术,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来源

果树圈子原标题

广女婿修缮老宅,发现2株不结果破树,当地嫁接百万棵年产破8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hq/1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