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https://m.39.net/pf/a_4721404.html
寒潮过后,天气回暖,英德的甘蔗“甜蜜”上市。在英德市浛洸镇光南社区,甘蔗收割机开足马力在蔗田里来回穿梭,装车后作为糖蔗送到数公里外的英德市粤北糖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北糖业”)制成红糖,远销国内及日本市场。而在横石水镇,1.2万亩的黑皮甘蔗已成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蔗农砍收甘蔗,每天有上百辆货车涌入这个小镇,将甘蔗运输到全国各地果蔬市场。目前,英德甘蔗种植面积约6万亩,产量约50万吨,产值约5亿元。英德素有种植甘蔗的传统,所产的甘蔗或甘蔗制成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英德甘蔗种植面积约6万亩,产量约50万吨,产值约5亿元。甘蔗产业是英德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甘蔗产业是英德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今年以来,英德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将甘蔗产业纳入“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进行打造,通过培育甘蔗龙头企业、延伸生产链等措施,带动蔗农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提速增效。“甜蜜味道”连续10年出口日本12月26日,阳光驱散了寒冷,一大早,浛洸镇镇南村甘蔗种植大户罗良伟带上七、八名工人,来到自家种植的百亩蔗田里砍蔗。工人们将甘蔗砍倒,削去叶子,然后以10根一捆绑扎好,搬运至货车上。“这些甘蔗拉到粤北糖业榨糖,每天砍10吨左右。”罗良伟说。罗良伟早年在深圳务工,年,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种植甘蔗,一种就是15个年头。“当地有个大型的糖厂,对糖蔗需求量大,不愁销路。”罗良伟告诉记者,与其它多季、短期收成的经济作物相比,甘蔗的单亩收成虽然不高,但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而且种植技术相对比较省心。“今年糖蔗的收购价是元/吨,亩甘蔗除去种苗、肥料、人工等成本,利润在13万元左右,比在外打工好多了。”罗良伟说道。像罗良伟一样,在英德浛洸、大湾、石灰铺镇种植甘蔗的种植户不在少数。据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统计,英德年甘蔗种植面积约6万,其中,东乡(东部地区)主要种植黑皮、黄皮果蔗,面积约3万亩,产量约30万吨;西乡(西部地区)主要种植糖蔗,面积约3万亩,产量约18万吨。而这些糖蔗,绝大部分供向粤北糖业。粤北糖业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早在年,粤北糖业便建成一条日产能吨的红糖生产线,成为全国第一家机制红糖生产企业并取得全国首张红糖生产许可证,是红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旗下黑糖产品连续10年出口日本市场,占全国黑糖出口总量90%以上,占日本黑糖进口总量30%以上。工人将砍收的甘蔗搬运上货车。近年来,粤北糖业通过“小户变大户”等模式,鼓励蔗农扩大种植面积。目前,甘蔗种植面积超百亩的合作大户达多户,小户超过户。此外,每到甘蔗收获季节,不少周边乡镇甚至是外县的务工人员到浛洸砍收甘蔗,参与的人员超过人。目前,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已形成甘蔗的种植、砍蔗、运输、农资等近万人的产业链。工作人员查看机械收割的甘蔗质量。“种植户反映,今年寒冷天气持续时间较短,糖蔗获得丰收,亩产在8吨左右,公司将以不低于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粤北糖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公司出台了奖补政策,对新种甘蔗的奖补亩/亩,持续三年;翻种的奖补元/亩。生产机械化助力“甜蜜产业”12月27日下午,在浛洸镇光南社区上三村的甘蔗地里,甘蔗收割机轰鸣声响起,砍收、剥叶、切段、装车,所有步骤一气呵成,原本需要多名工人完成的工作,如今一台甘蔗收割机就可以完成,极大地提高甘蔗收割工作效率。甘蔗收割机正在收甘蔗。“合作社种植了0亩的糖蔗,用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吨甘蔗。”英德市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满意表示,与果蔗不同,糖蔗用机械收割带叶率低,入厂扣杂率也低。同时,机械收割以后甘蔗叶直接打碎覆盖在甘蔗地表面,同时起到一种蔗叶还田的作用,有助于明年提高产量。年,钟满意在浛洸镇光南社区上三村租下土地,开始种植甘蔗,为粤北糖业提供原料,种植面积也随着粤北糖业的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然而,随着上一辈蔗农的老去和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钟满意发现从事甘蔗种植行业的农户越来越少,在收割期甚至难以请到工人。在其甘蔗基地发展陷入困境时,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给予了建议:发展甘蔗种植收割机械化道路。“这让我一下子找到了发展方向,事实证明他们的建议也是正确的。”钟满意说。在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钟满意开始将重心由人工转向机械化,购买甘蔗犁土、施肥、种植、收割等机械化设备,走上了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道路。“与人工相比,用机械化生产每亩地的种植成本降低-元,产量至少增加10%,再也不用为请不到人而烦恼。”如今,英德市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各类农机具50多台套,在做好自家耕作的同时,钟满意还为周边乡镇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每年能为户以上农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农机作业面积达10亩以上。年,合作社被确认为英德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承接主体。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英德大力推广糖蔗机械化深松整地、开沟和无人机施肥、播种、喷药,以及机械化种植、中耕施肥、收获等甘蔗生产全程、全面的机械化技术,提高糖蔗种植综合效益。“英德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除了购机补贴外,还出台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承接主体实施甘蔗耕施肥、病虫害防治两个环节的,进行60元/亩的奖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该负责人说道。科学育种助力“甜蜜产业”畅销全国与英德西乡不同,英德东乡种植的甘蔗为黑皮、黄皮果蔗,主要流入珠三角与北方的果蔬市场。横石水镇则是黑皮甘蔗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约1.2万亩,因气候适宜、沙质土壤、良好水质及蔗农的悉心管养,出产的黑皮果蔗清甜多汁,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滋阴润燥等功效。横石水镇出产的果蔗清甜多汁,深受市场的喜爱。每到12月,在横石水镇田间地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黑皮甘蔗。甘蔗笔直挺拔,绿油油的叶子随风飘摇,沙沙作响,阳光穿过蔗林,光影斑驳,连空气中都弥散着甜丝丝的味道。“受前段时间的寒潮影响,甘蔗价格稍有下降,目前在0.7元/斤左右。如果天气好的话,春节前后会再涨一涨。”横石水镇溪北村综合服务社的社长龙任伟在当地种植甘蔗20多年,他种的亩甘蔗已成熟,每天都雇佣50多名工人在蔗田砍蔗。龙任伟不仅是种植大户,还是甘蔗经理人。他每天带着十几位蔗商辗转于横石水及周边甘蔗产区,大量收购农户的甘蔗。“我们种的甘蔗品质佳、口感清甜。很受消费者尤其是北方消费者的欢迎。”横石水镇素有种植黑皮果蔗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甘蔗,是当地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该镇计划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申报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加快推动黑皮果蔗加工厂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打造当地农业品牌。虽然英德甘蔗种植历史久远,但也因缺乏科学种植,导致甘蔗容易受到病原体侵害,出现品质下降、减产等情况。对此,有合作社将目标瞄准了种植源头。“传统甘蔗种植使用的是种植蔗的尾部蔗茎作为种苗,甘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英德市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宗博介绍,年,合作社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共同选育出果蔗脱毒种苗。这种甘蔗种苗不仅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植株齐、匀、壮,抗病能力强,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且品相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至少10%。”此外,合作社采用订单农业,建立“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模式,已经出圃0万株脱毒果蔗种苗,主要销往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同时还远销广西、云南、浙江、福建等多个省份,累计辐射面积达8万亩。南方+记者陈咏怀通讯员张涓涓杨鹏超周子羽点击图片,一键报料↓↓↓陈咏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hq/1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