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最紧要饮啖靓汤
随着盛夏的到来 雨水频繁光临,炎热轰然而至,人体就会大量出汗,排汗不仅会丢失很多水分,还损失了一定量的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以及极少量的维生素、脂肪酸和氮元素。 中医认为:这段时间因天气原因,很多人都感到“湿困”,湿热为病多见。而我们的脾主运化水湿,因而在养生方面要尤其注重对脾胃的调理,可以煲一些益气健脾的汤品以强健脾胃,清利湿热。中医康复科的黎广宗医生特意向街坊们推介几款适合夏季的靓汤,街坊们不妨回家一试~ 盛夏时节,煲靓汤“湿热交替”也会使一些男士容易患上“难言之隐”,如前列腺炎症或睾丸肿痛等疾病。以下这款汤水具有行气散结、祛湿驱寒止痛的功效,特别是对良性的前列腺炎症、疝气以及阴囊肿胀、睾丸肿痛等有良好的辅助防治作用。 五核猪瘦肉汤材料: 荔枝核、柚子核各6克,黄皮核、橘子核各4克,川楝子5克,猪瘦肉50克,生姜两片。 烹制: 五核均洗净,稍浸泡;猪瘦肉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可下盐或不下盐,1人1日分两次进服。如为治疗用宜连服或隔日服5~7日。 在素有桑基鱼塘之称的珠三角里,桑叶药食兼之,民间常用其鲜品滚猪肝。中医认为桑叶性寒味苦、甘,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可治风温之发热、头痛、目赤、口渴、咳嗽及风热眼疾等症。在暮春忽冷忽热时,以鲜桑叶配补益宽中的黄豆煲猪排骨汤,气味清润可口,有疏风解热、固表益气的作用,既是家庭靓汤,又是防治流感的药膳。 鲜桑叶黄豆排骨汤材料: 鲜桑叶克、黄豆克、猪瘦肉克、生姜3片。 烹制: 各物分别洗净。黄豆浸泡2小时左右,猪瘦肉切块。先下黄豆、猪瘦肉和姜入瓦煲,加水0毫升,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鲜桑叶稍滚至刚熟便可。 中医科名医简介 简介黄彩平 中医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肝炎,肝硬化,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急、慢性结肠炎、中风,哮喘及痛症等。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9:00-12:00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名中医工作室诊室 简介史志云 医学硕士、教授 全国首批老中药专家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广东省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广州中医院四内科副主任 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学科研究生导师 擅长神经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病、脑中风、头痛、失眠等;感染性疾病如发热、咳嗽、糖尿病、痛风等。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9:00-12:00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名中医工作室诊室 简介喻清和 中医科主任医师 国家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顽咳、哮喘、慢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气肿、慢性胃炎、老年疾病等。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9:00-12:00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名中医工作室诊室 简介黎柱国 名中医 中医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会员 任多所中国传统医学会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员 擅长中医内科、儿科和中医妇科,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均有一定造诣。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六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名中医工作室诊室 供稿/中医康复科黎广宗(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周子信 责任编辑/何汝秀 扫一扫挂号缴费不排队 精彩内容不错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hq/3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
- 下一篇文章: 五一high完,让我们走进电影院平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