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话怎么玩谐音梗
真鸟囝天团(??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星云 95后中文系菜鸟一只/福州土著/努力摆脱“两个声”的福州话学习者/荔枝肉毒唯。 △配音真鸟囝陈明智(小提示:点击文中蓝色图标,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家门一开,两个沉甸甸的大纸箱“咣咣”从天而降,爸爸一嗓子声如洪钟:“老叶菠萝来了!”我不解:“老叶菠萝是哪家的菠萝?”——果然,又闹笑话了。原来压根儿不是什么“老叶菠萝”,而是“琅岐葡萄”! 在我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中,每年菠萝和葡萄都要在我的脑子里“焦打缠”(纠结、纠缠)一番:一说葡萄我脑子里跳出来的就是黄澄澄的大菠萝,吃了好几个夏天,才明白此“菠萝”原来是葡萄。而普通话发音与之接近的菠萝,在福州话里其实应该叫作“黄萝”。那问题又来了,“黄萝”是菠萝,那“uong21-nang”又是什么啊?大人们一会儿一句“黄萝”一会儿一句“uong21-nang”,而我就在这些听起来都差不多的福州水果名字里晕头转向,眼冒金星,傻傻分不清。又费上一番功夫才长了记性:uong21-nang是“黄弹”,就是普通话说的“黄皮果”,一种在语音上和菠萝分不清楚,在外形上和龙眼分不清楚的神奇水果。看来福州话的水果名词对我这等“两个声”(外地人或不会说福州话的人)鸟囝来说,还大有门道未摸清。像“龙眼”“荔枝”“西瓜”这一些名词,它们的福州话发音和普通话对应起来只是常规操作。但另有一些水果的福州话,它们和普通话表达听起来简直是两个词。这通常会造成几种状况:我有时只熟记福州话说法,常一下子反应不出普通话该怎么说。最典型的莫过于“尾梨”,我总是下意识地和外地同学说“啊这不就是‘尾梨’吗”,她们就会一脸茫然:“这不是‘荸荠’吗……”。有时呢,福州话、普通话之间的不对应会让我在语言转换时卡壳。比如有一回朋友问我记不记得“柚子”的福州话怎么说,我“幽由有又”了半天才突然想起来,福州话不说“柚子”而是说“枹”。水果在福州话、普通话之间的两副面孔,常常让我感到“相见不相识”。比如今年初夏家里常说“搓红”,搞了半天才知道,原来就是我嘴里正在大嚼特嚼的“杨梅”。而我在家里一直管“芒果”叫“moung33-guo33”,有一天奶奶突然说出一句“番檨”,可把我听懵了。我说芒果就芒果,怎么还叫番檨呢?爸爸一本正经地配合动作生动演示:你吃芒果的时候想着要从芒果核上把一丝一丝的果肉都吃干抹净的样子,可不就是在“吮??吮??”吗?番檨番檨,因为要“吮”着吃,就叫“番‘吮(檨)’”咯!——哎呀,怎么还玩起谐音梗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歪解”或“趣解”福州话呢?△福州晚报首个有声方言专栏△福州晚报官方文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jz/10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亚哪个海湾最好,去三亚住哪个湾比较好
- 下一篇文章: 错换人生案黄皮凯去世了,6个律师是不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