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叫黄秋葵的蔬菜,号称能“食补降血糖、美容养颜、保肝强肾、预防癌症”,今年迅速蹿红于各餐饮酒楼及市民餐桌,高峰期零售价格一度达到每斤40元左右。由于利润可观,惠州种植黄秋葵的农户日渐增多,导致供过于求,目前价格跌至每斤2元仍滞销。因为身价大跌,惠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黄观桥提醒,黄秋葵作为一种小众特色蔬菜,在销路销量未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暂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保健作用吸引市民

今年夏天以来,黄秋葵这种菜场里原本默默无闻的蔬菜,突然在网络上“火”起来,种种神奇功效如滚雪球一般被网友扩散。在百度中只要输入“秋葵”字样,各种“秋葵的美味做法”、“秋葵零食”满屏都是。网友们甚至给黄秋葵加上了“植物黄金”的头衔,将其誉为“绿色人参”、“植物伟哥”。

惠州市民乔先生称,一些卖家对黄秋葵的营销策划过火了,“炒作壮阳、养颜,最容易热卖”。有些顾客对黄秋葵一无所知,也有些顾客就是“冲着黄秋葵的大名来的”。

市场:种植增多价格下降明显

据博罗县井水龙村种植大户朱国兴介绍,他家今年共种了70多亩黄秋葵,5月中旬就开始收获,每亩产量约多斤,“如果收购价格能够保持3元左右,亩产值除了成本可达元左右,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然而,“一夜蹿红”的黄秋葵并没有给种植户带来持久的可观利润,朱国兴说,黄秋葵嫩果在今年刚刚上市时,一度曾卖到每斤30多元,但目前已经跌至2-3元。

博罗县杨村镇兄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光,从去年开始便组织农户试种了10亩黄秋葵,“黄秋葵病虫害少,产量大,利润高,刚推广时主要销往酒楼宾馆,零售价一度达每斤40多元。但后来因一些网络等媒体的误导性宣传,目前价格回落到每斤2至3元,甚至1元多还滞销”。

“种的人多了,供应的量大,价格就下来了。”惠州市区江北江畔大昌市场一摊主则称,他在前几年就开始卖秋葵,销量一直不算好,大约一个月前秋葵开始大量上市,前来询问购买的人也增加了一些,“现在的价格是每斤9元,今年最高的时候卖到48元!”。

据张志光介绍,今年该合作社黄秋葵的种植面积已增至多亩,明年计划扩种到亩。为了解决黄秋葵丰产后的销路问题,张志光带领合作社社员将黄秋葵制成茶出售,以帮农户挽回损失。

黄秋葵虽好,但不要“神化”它

号称“植物黄金”的黄秋葵果真有传说的这么多神奇效果吗?各路专家的说法不一。医院临床营养师、高级公共营养师李倩称,经查阅食物成分的权威资料,发现秋葵的各项营养指标都很“平庸”,并无过“菜”之处,秋葵的“爆红”反映了大家在饮食上存在诸多误区。上海中医院营养科主任蔡骏表示,和一般蔬菜相比,秋葵蛋白质和钙含量比较高,含钙量几乎和牛奶差不多,在原产地非洲是运动员的首选。此外,秋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锌硒微量元素。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教授廖建良介绍,黄秋葵味甘滑,有健脾益胃、润燥利肠之功效,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等症。经常食用黄秋葵能帮助消化、健胃、整肠,对胃炎、胃溃疡、肝脏等疾病均有疗效。

市农业部门:暂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惠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黄观桥提醒,惠州地区的气候水土,虽然很适宜黄秋葵的生长,但作为一种小众的特色蔬菜,在销路销量未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目前暂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种植黄秋葵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采摘时间点的把握,一个是保鲜。黄秋葵卖不掉,老掉发黄就没有经济价值了,而且本地人食用黄秋葵还是很少的。因此,黄秋葵一般是作为搭配品种来种植,不适宜大面积种植”。

转自《南方都市报》

欢迎订阅《中国蔬菜》,邮局订阅代号82-,订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传染么
白癜风怎么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jz/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