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换装涡扇15,十年内全面配备,解决
最近,外媒报道称,一架正在测试中的黄皮歼20战斗机被曝光,疑似搭载了涡扇15发动机进行试验。对于中国空军而言,彻底解决歼20的动力问题似乎已成定局。 早在年6月,国外媒体就曾报道过类似的消息。当时,一架没有任何涂装的歼20战斗机正在进行涡扇15发动机的测试,并被“爬墙党”捕捉到。外国媒体注意到,这架歼20的发动机尾部喷出的火焰,并非传统俄制发动机所特有的蓝色火焰,而是呈现出橘红色的光芒。 火焰颜色的差异,象征着飞行员是否激活了加力。在橘红色火焰的状态下,也就是未启用加力的情况下,歼20在短暂的滑跑后便能迅速升空。这表明,搭载涡扇15后,歼20的动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起飞阶段几乎不需消耗过多燃料,就能够以大角度迅速提升战斗机的高度。 在年3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长期困扰中国的歼20发动机问题已获得圆满解决。这一声明显然从官方角度确认了涡扇15研发的成功。 关于近期流传的黄皮歼20测试,显然是涡扇15系列后续测试中的一个小环节。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康斯坦丁·马基延科曾公开评论涡扇15,指出全球范围内,能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甚至比能制造核武器的国家还要稀少。 尽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有望研发出涡扇15,但就此断言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显然还是为时已早。因为一款发动机从研发完成到各个阶段的测试合格,最终投入批量生产,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借用俄罗斯专家的话来说,涡扇15的研发过程可远不止十年。 涡扇15的研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中国引进了AL-31发动机。彼时,苏俄正在研发米格1.44战斗机,但未能成功。这款战斗机的外观几乎可以说是“俄版歼20”。苏联当时计划为这架战斗机配备AL-41发动机。遗憾的是,战斗机平台并未成功研发,最终AL-41也未能实现。 说AL-41的加力推力超过了18吨,堪比F-22的F-发动机。AL-41与AL-31之间本就存在技术上的联系,既然中国已经获得了AL-31,自然希望尝试研发与AL-41技术水平相当的发动机。外界普遍认为,涡扇15的研发正是从此刻起步的。 然而,涡扇15的研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高端航空发动机的开发方面,缺乏足够的独立经验和成功案例。涡扇15的核心发动机早在年就进行了首次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但在年的测试中却发生了爆炸事故,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其性能并不稳定,初期也未能直接装备歼20战机。 在早期的试验阶段,歼20采用的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这显然不是一个长远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当时计划是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研发目标发动机涡扇15,另一方面则先使用涡扇10B进行过渡,待涡扇15完全成熟后再进行全面的更换。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我们确实是沿着这条路线进行的。 关于涡扇15的具体性能,由于官方尚未发布相关数据,因此大家都在进行各种猜测。目前已知的是,涡扇15的性能与美国的F-和俄罗斯的AL-41相当,因此可以推测其推重比为1:10,最大加力推力可能超过18吨,而正常推力则应在15吨以上。这样的动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歼20的需求了。 目前,关于涡扇15的测试进展,尚无确切的信息,但依照以往的经验,全面测试的通过通常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如果涡扇15确实是在年左右完成研发,那么所有测试工作大约要到年才能结束。 关于大规模的换装,通常需要3到5年的时光,也就是说,所有的歼20要完全达到“完全体”的状态,至少要等到年以后。即便如此,涡扇15所追赶的也只是美国90年代已经实现的技术水平。至于年,考虑到当前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是否会出现第6代战斗机,变循环发动机是否会普及,现阶段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然而,涡扇15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它是中国自主研发高品质航空发动机的一个里程碑之作。更为关键的是,它能够有效解决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未来中国与美国的战略对抗将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区。 涡扇15的动力更加强劲,且据说油耗有所降低,这一优势将有助于歼20扩展作战半径。随着歼20机身尺寸的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它自然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西太平洋地区的远程反介入与区域拒止任务。 其次,涡扇15的使用寿命据说得到了显著延长,这一改进的意义在于延长了大修周期,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然而,它是否已经达到了美国某些发动机上万小时的使用寿命,目前尚无定论。 总的来说,涡扇15要装备给现有超过架的歼20战斗机,至少还需一些时间。此外,中国在研发第六代战斗机时,必然需要更先进的发动机,这就要求我们推出更优质的产品。#深度好文计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pk/12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融资过亿,跑出多品类NO1,魔镜推荐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