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4745.html

本报记者卢岳□王鑫坤

“好吃,还不容易长胖!”今年夏天,以黄皮为代表的小众水果异军突起,受到诸多消费者的青睐。在社交媒体上,关于黄皮口味和吃法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也带动了茶饮等相关产品的销量上涨。

此外,记者看到,这位“水果界的新顶流”也正凭借其特性逐步成为各乡村产地振兴的重要抓手。

黄皮走入大众餐桌

茶饮制品需求旺盛

据悉,黄皮已有多年的食用历史。其果肉甜美,但皮薄易损、保鲜期极短。记者了解到,因运输成本过高,难以运离南方,过去仅在广东地区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但如今,随着餐饮市场的竞争加剧,小众水果开始大量涌入消费者的餐桌,曾经被称为“盲区水果”的黄皮也不再是仅属于南方人的“夏日限定”。

以茶饮为例,记者在外卖平台上以“黄皮”为关键词,搜索出的结果以茶饮居多,且价格大都在20元左右:如喜茶的“黄皮仙露”、1点点的“黄皮柠桃桃绿”等等。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黄皮相关产品的搜索量同比前一个月上涨了%,外卖订单量环比上涨了80%。

“黄皮有一种很奇特的味道,有点像芒果和菠萝混合的感觉,在我看来非常适合做成茶饮。”现制茶饮爱好者孙影告诉记者,“我是一个北方人,原先并不了解这种水果,越来越多黄皮茶饮新品的出现让我慢慢爱上了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指出,“消费者对于果茶饮品的喜爱实际上不仅仅来自于其对口味的追求,更多的也是想尝试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正因如此,在如今新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大家推出的产品往往会采用一些小众的水果。虽然稳定性没有常态水果高,但是流量转化却是实打实的。”

健康价值受追崇

产销渠道逐步拓宽

截至目前,有关黄皮的话题在一些社交平台已收获超4亿次浏览量,探讨黄皮的花式食用方法。记者发现,黄皮早在两年前就曾因其独特口感“火”出圈。如今再次被提起,消费者开始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pk/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