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食饑食荔枝飽食黃皮
黃皮是「果中之寶」,獨特的香酸可以提鮮,做出來的菜式,酸酸甜甜,道道開胃。圖為果農在展示她種植的黃皮。新華社資料圖片 入夏的嶺南,六月荔枝紅,七月龍眼脆,八月該輪到黃皮樹上熟了。荔枝、龍眼爽甜,黃皮食味酸香。雖說「一粒荔枝三把火」,但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為其傳世。雖說龍眼吃多了難消化,但補身有李時珍教路:「資益以龍眼為良」也。而低調的黃皮雖沒荔枝、龍眼故事多,但一千五百多年來民間只會提醒不要貪嘴荔枝、龍眼,但卻沒人會刻意地忍口黃皮。因黃皮助消化,「饑食荔枝,飽食黃皮」。 剝下黃皮的軟皮,便見薄薄的半透的果肉,渾沌地包裹著數粒半黃綠的果核。別以為黃皮可食的肉不多,識食之人會先把黃皮連皮洗淨,整粒擺入口後用牙一咬,酸中帶甜的果汁即溢滿齒頰。輕輕一啜,吐出的僅是碩大的果核,而果皮果肉則留在口中,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吞嚥,一點也不浪費。 酸甜中帶著黃皮獨特的異香,津液頓生,滿口清香,消暑解煩。黃皮核苦,故也只有在利用黃皮治病時,如治療胃痛、經痛、風濕骨痛時,才會連核一同咀嚼吞嚥。 藥食同源,黃皮是「果中之寶」。果皮,利尿消腫,能治便秘、杜寄生蟲;果肉,健脾開胃、化痰消氣、潤肺止咳;果核,行氣、止痛、健胃、消腫,能治胃痛、經痛、風濕骨痛、肝炎引起脅肋脹痛及疝氣痛。而黃皮葉則是廣東人常用以預防流感的生草藥,此乃黃皮葉含揮發油、酚類、氨基酸等成分,每次用鮮品1兩便夠,加水煎15分鐘左右即成,疏風清熱。黃皮有分甜、酸、苦,野生的苦黃皮入藥的功效最好,而酸黃皮雖然酸得令人睜不開眼卻更討人喜歡,擠走了苦味的果核,連皮帶肉地入餚烹菜乃良藥不苦口。 嶺南佳果多,人們選用當造的新鮮水果入餚烹菜,乃不時不食。「菠蘿燜仔鴨」「楊桃蒸鯇魚」「荔枝咕嚕肉」「龍眼炒五仁」「雪梨燉雪耳」「西瓜皮剁肉餅」「木瓜煲生魚」??黃皮入餚的菜式比荔枝比龍眼的要多,「黃皮燜排骨」、「黃皮碌鵝」、「黃皮蒸雞」「黃皮蒸魚」??甚至用來煲老火湯解暑防流感,酸酸甜甜祛油膩,道道開胃醒精神。火候的掌握特講究,既利用黃皮獨特的香酸提鮮,可又不會喧賓奪主。黃皮當造的時間很短,能利用新鮮黃皮入餚烹菜的機會也就不多,解饞就得抓緊了。 長按以下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星島美東版』(ID:SingTaoNY)公眾號 本報訊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hq/3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晒成黑球了吃这6种美白食物
- 下一篇文章: 讲gang真丨最高领袖伊朗准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