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行文玩

即金刚菩提子(金刚菩提),与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并称三大传统菩提,又因为金刚菩提子纯粹天然,纹理遒劲,故最受欢迎。

即把玩。放在手中揉搓或者抚摸或者譬如佛弟子的捻法。盘手串其实就是将手串拿在手上把玩,使其快速包浆,因为木质手串包浆之后的外观效果会非常的漂亮,所以一把有心的玩家拿到手一定会细心盘玩。

俗话说“三分盘,七分刷”,在盘玩过程中,需要用刷子刷金刚,需要小心细致,不能伤害齿。且大小金刚选择刷子是有区别的。这个和核桃差不多。

这个名词是一些玩家用来称呼金刚自然析出的白色粉状物质现象,有人认为是金刚下水后沉淀下来的水碱。

个人觉得这个是金刚在未打去果肉时,残留在金刚表面的成分,遇水后干燥成白色。在农村长大的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清洗过后,晾干后包面有白色的粉末。

金刚表面的突起。金刚天然而成掉齿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无掉齿的金刚价格比较高。只要不影响把玩一般没什么问题。慢慢的随着岁月的推进,也就慢慢的顺滑了,柔嫩了。

金刚表面的裂纹,多出现在大金刚身上。无暇不成珠,个人觉得这些天然的自裂,无伤大雅,不必过于刻意的追求完美,本来就没有完美的。

指金刚的高度。

指金刚的宽度。

金刚表面被自然划分为几个区,每个区称为瓣。因此有五个区的金刚,我们称之为“五瓣金刚”一直类推五瓣六瓣七瓣等等。。。

金刚表面瓣与瓣之间的线条。

金刚菩提大致分为两种皮质红皮与黄皮,黄皮盘玩周期要长一些,红皮上色包浆要更快一些,但从实践来看要比黄皮更容易盘花,这两种皮质没有好坏之分,只要细心打理,终极效果都可以是牛津红。

挑完金刚经常提到糠籽即为没有成熟的籽,一般颜色要略微泛白,跳完金刚时一定要注意这种籽,后期怎么盘它都不会包浆上光上色,只会越发呈现乌黑的颜色。

即小金刚菩提子,一般多数小于15MM。小金刚产地产于印尼,与尼泊尔的大金刚完全不同。但是如尼泊尔印度等国,也能见到这样的小金刚,不过,原产地也都是印尼的,因此即便从尼泊尔买回的小金刚也是印尼的。这是很多玩家都不清楚的事情。那就是尼泊尔商家赴印尼产地收回小金刚到他们本国在配上他们的大金刚一起卖给去尼泊尔收货的中国商人,故也能带动他们的本国的大金刚的销量。

一般大多数尺寸在18MM-30MM之间的金刚(当然也有大于30MM的)。大金刚多产于尼泊尔。外形略扁的圆形。是收藏家和玩家的最爱。

金刚是天然物品,长相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有选和不选的区别,通货用来指不经过筛选或者简单筛选过的金刚菩提子。通常价格比较低,可能具备大量废品籽。

就是经过挑选的籽,色差小、裂小整体协调性较好的籽。

作者介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hq/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