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抗衰老选黄芪片片参情浓浓关
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已有多年的药用历史。经常感到气虚乏力、身体容易疲乏、精神难以集中的人群,用黄芪补气最好不过了。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认为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二经,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 黄芪功效独特,而且还很“百搭”,既可单味使用,也可与人参、党参、芍药、白术、当归、甘草、桂枝等药材配伍应用。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好;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由于黄芪有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可见黄芪是配方用量最多的中药品种之一,亦是中成药组方的重要原料。 含黄芪的中成药有多种,有丸剂、片剂、胶囊、浸膏、口服液、药酒等多种剂型,其中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安神养心丸、补中益气丸、补肺丸等为传统中成药,目前仍是受青睐的补益良药。近年来研制出的多种营养滋补保健品,如北芪精、参芪蜂王浆等,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可靠的降血糖功效,并揭示了黄芪抗高血糖的作用不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释放,而是通过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介导的,即通过影响受体后信号传导来发挥作用。黄芪能防治因辐射造成的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减少,促使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生,并能预防腹腔巨噬细胞因照射而致的吞噬功能下降。黄芪有促进骨髓造血机能,使骨髓生长旺盛的作用。黄芪对多种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可防止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黄芪中硒的含量较高,可以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活化,保护细胞免受生物氧化过程的损害。黄芪可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值低下的大鼠恢复到正常水平。黄芪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有防治作用,能使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尿中蛋白质量显著降低,能延迟尿蛋白与高胆固醇症的发生。与辅酶Q10配伍治疗肾衰动物,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使血肌酐下降,对肾实质细胞代谢有明显改善作用。 那么用黄芪养生要怎么吃呢?最简单的是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也可取黄芪30克、当归9克、大枣10枚,一起煎服,每日1剂,具有补气养血之功。另外取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鸡内金10克,金桔饼3枚,粳米克可制成黄芪薏米赤豆粥。先将前3味清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中,然后共煮一会,再放粳米煮成粥。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适于慢性肾炎等病症。 1黄芪大枣粥 材料:生黄芪30克,大枣10枚,党参30克,甘草15克,粳米克。 制法:先择去黄芪、党参、甘草中杂质,加水浓煎,去药渣取浓汁备用。将大枣、糯米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熬成粥,待粥熟后兑人药汁}调匀即可食用。早晚各服食1次。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延年益寿之功效。凡是体弱气虚、气虚发热者、中气不足、表虚自汗、盗汗者皆可经常食用。 2黄芪炖母鸡 原料:黄芪克,母鸡lO00克,葱、姜、味精、精盐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内脏,反复冲洗干净后,再将黄芪放入母鸡肚子里,最好缝合,母鸡入锅中,加适量的水、葱、生姜、精盐,炖熟后即可。上桌前去掉母鸡肚子里的黄芪片。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固表、强壮、滋养的功效。凡是产后失血、久病、大病,以及肝肾亏虚等患者皆可食用。 3黄芪鲤鱼汤 原料:黄芪18克,鲫鱼3~4条(5OO~6O0克),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粉3克。 制作:挑出黄芪中的杂质;鲫鱼宰杀,剖腹去内脏,与黄芪入锅中,烧开2O分钟。吃时可放入适量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粉,亦可放入少量黄酒调味。 功效:与鲫鱼配伍,吃肉喝汤,可补气健胃。凡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患者、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患者,常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们的网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tp/2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草园那些悬壶济世的植物七十
- 下一篇文章: 西藏秘密神奇的藏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