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很多新手拿到心爱的宝贝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会上网查各种资料,但是网上的资料有的是对的,有的确实是会误导很多新手玩家,现在我就以我多年盘玩金刚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金刚菩提到底该如何盘玩。

  首先金刚菩提到手了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清理,这时候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表皮带有大量的果肉残留,这种毫无疑问,是必须要下水清理的,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钢丝刷顺着纹路边敲打边刷,刷完之后每一颗都要用手纸包起来,然后放进抽屉里阴干一天一宿,防止金刚继续开裂。第二种情况是到手以后金刚表皮不算太脏,但是缝隙里有很多果肉残渣,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没必要下水了,因为能看得出,已经是经过一次初步清理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猪毛刷或者钢丝刷干刷(钢丝刷要注意力度),也是变敲打边刷,这时候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有很多残渣掉落,这样连续刷几天就会很干净,最后的效果也跟下水清理过没什么区别。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就是为了大家方便,其实下水清理是很麻烦的,很多玩家不喜欢这个过程,而有些珠子确实是不需要下水清理就可以清理的很干净的,这样也同时避免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对金刚照成二次伤害(也就是继续开裂的问题)。以上两种方法清理之后的前一个月在室外的时候都要尽量避免金刚暴露在外面,因为每个地区的干湿度和温度不同,也会对金刚照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就是在盘玩一个月之后形成初步包浆,而且珠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这个时候才可以在室外盘玩(在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好整个冬天都不要暴露在室外)。

  

  清理过后很多玩家也会问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现在我就来给您解答这个问题。先从大金刚说起,在清理过之后大金刚就可以直接上手了,您可以直接用手盘玩,手出汗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用干净的手,因为如果手脏的话会随着汗液吃进金刚的表皮,这样就会越玩越黑。网上所谓的七分刷三分盘那只是一个比较书面的说法,其实并不需要这么标准,平时拿在手里盘玩,闲下来的时候就用刷子刷一刷,颜色是盘出来的,透的感觉是刷出来的,所以根据你自己想要的效果,来平衡你刷与盘的比例,其实刷金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您盘玩的时候你会发现表皮变色很快,但是缝隙里面变色很慢,这个问题就要用刷子来解决,刷子就是把表皮的汗液均匀的刷到纹路缝隙里面的每一个地方,这样很快就可以达到一个颜色。接下来说一说小金刚,小金刚其实很简单,比大金刚变色快多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小金刚最致命的,就是色差,那么怎样避免色差过于严重呢(只针对精选的小金刚,下面会为大家解释原因)?小金刚上手以后清理的过程和大金刚一样,也是一样有两种选择,大家都说小金刚不会开裂,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小金刚有两种桩型,一种是高桩,就是所谓的盘龙桩,一种是矮桩,所谓的梅花桩矮桩,两种桩型在同样高密度的情况下,保养的方法不对一样是会开裂的,矮桩开裂的几率会比高桩要大。小金刚清理过后千万不要直接戴在脖子上,人体温度最高的地方就是脖子,如果直接戴在脖子上什么样的精选都会有色差。正确的方法就是净手盘玩一个月以上,边盘边刷,不玩的时候放在兜里,而不是挂在脖子上,初步包浆以后才可以挂在脖子上,这样色差就不会那么严重,夏天的时候从新穿串,把颜色浅的放在脖子的位置,这样佩戴一夏天,色差基本就没了。

  

  金刚的反减和所谓的尴尬期

  金刚在下水清理阴干过后,很多玩家会很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我的金刚表面有一层白色?是不是籽有问题?其实不用担心,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金刚反减是因为金刚为碱性,下水过后表皮就会大量反减,人体汗液是酸性,长期盘玩酸碱综合就会变红,这就是金刚变色的原因,所以不用太担心,也千万不要太心急,有的人喜欢上橄榄油之类的东西,想把反减覆盖住,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单纯的盘玩和刷,如果是汗手的话半个月基本就会看不见了,但是要勤刷,干手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看不见了。

  金刚的尴尬期就是只刚刚盘玩的前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很多人问为什么刚刷完的时候看着很肉,但是越盘越觉得柴呢?原因就是表皮纹路变色,但是缝隙里没有变色,这样从视觉上看就会给人一种很瘦很柴的感觉。这也是反减所带来的问题,所以不用担心,当你发现缝隙里面也开始变色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感觉你的金刚很漂亮了。必经的过程。

  

  金刚开裂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新手最烦恼的问题了,尤其是那些完美主义者。在这里说一下,大金刚就没有不裂的,不管你如何保养,都没有用,因为金刚只要一见风,或者干湿度温度有微量的变化就会导致金刚开裂。这就是大家所谓的无裂不金刚。有的人为了防止开裂,给金刚上橄榄油,这是最错误的决定,因为就算你上了油还是一样会裂,不但没有解决裂的问题,同时也毁了您心爱的宝贝。因为上了油以后,油会吃进金刚内部,而且永远不会蒸发,这样就会阻碍汗液渗透。如果手有一点点脏,都会吃进油里,这样就导致了上过油的金刚会越玩越黑,而且永远都不可能有透的感觉。有的人说了,上过油以后很漂亮啊,也解决了反减的问题,文理缝隙里也变色了,而且不会有尴尬期。这样的话您只能自己体会了,过了半年,您在和一串没有上过油纯手盘的金刚对比一下您就该知道您有多后悔了。

  

  金刚沉水的问题

  这个可能也是大家比较   在说一下小金刚。小金刚秒沉的终合考量更多了,因为小金刚和大金刚是两种产物,大金刚无非就是瓣数,大小,红黄皮之分。小金刚的纹路多说有上百种,每种纹路的密度都不同。但是测试沉水有几点共同点,有的极品密度极品纹路小金刚确实可以达到%秒沉,但是综合来讲,那只是针对0.9以上的,而且没有打眼。小金刚本身体积就小,打了眼以后中间就会空,扔进水里孔道内会含空气,所以体积小的小金刚扔进水里没有秒沉这个也占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放置时间长的小金刚由于水分缺失,也是不会秒沉的。

  归根结底就是几句话,大金刚想选择密度,纹路,六瓣以下是您的选择。如果想玩多瓣,就不要用衡量五瓣的标准来衡量了,除非您是土豪。小金刚呢,其实纹路,桩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只要沉了水,不管是不是秒沉,都能玩出样来。因为您长时间把玩,汗液渗透,包浆,都会增加金刚的密度。所纹路很重要。有的人说了,密度不够玩意玩就会碎啊?我想问问您,您能常年天天的把玩十年二十年吗?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刻意追求了,当然,极品纹路,高密度是存在的,但是价格会很高。如果您是土豪也当我没说。

  金刚皮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金刚分两种皮色,一种是黄皮,一种是红皮。大金刚没什么好说的,只有红黄之分。下面重点说说小金刚。

  很多人问了,小金刚不也是红黄之分吗?其实小金刚的皮色很复杂的,红皮分很多种,黄皮也分很多种。总所周知,黄皮的小金刚玩出来是鲜红色,但是都觉得黄皮变色慢。又有的玩家买到了黄皮但是玩出来却不是鲜红色,一样会发黑。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讲的重点。小金刚的黄皮大概分糠籽黄皮,姜黄皮,油黄皮,和鸡油黄皮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绍了,先介绍这几个比较常见的黄皮。糠籽的黄皮我就不说了,字面理解,就是糠籽。下面说说姜黄皮。

  

  上图是网上扒来的,如有冒犯请见谅。这就是姜黄皮小金刚,其实这是小金刚里面最最最常见的皮色,看起来生生的,可以说90%都是这种皮色,这种皮色变色确实不如红皮那么快,而且变出来的颜色也不会是鲜红色。就是这种皮色误导了很多很多的新人,让新人觉得黄皮变色好慢,而且不是鲜红色,在这里和大家说一句,不要一竿子打掉所有黄皮,真正牛的黄皮一会给大家介绍。这个皮子没什么好说的,非常常见的东西。

  

  上图是曾经经手过的有黄皮小金刚,这种皮子阳光下看油性很大,密度很高,微微泛红。这种皮子变色速度比较一般,玩出来颜色比红皮要鲜一点,很多人把这种皮子当成红皮,其实这种也属于黄皮,也属于一种比较不错的皮子。下面重点说一说小金刚里面的精品皮质。

  

  

  

  上面所有的图都是鸡油黄的皮子,也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皮色。图1是干刷一个星期的效果,阳光下很黄。图2是玩了两个多月的效果,阴面的效果。图3是本人玩了一年半的效果,在台灯下拍的。图4是鸡油黄籽弄湿了的切面图,和皮子是一个颜色的。这就是鸡油黄,真正的玩出来很透的黄皮。鸡油黄变色的速度不比红皮慢,上面几张图就能看出来,图1和图2是一样的籽,两多月以来的变化。图3是经历了两个冬天一个夏天的变化,其实变色的时间就是一个夏天。看这几张图,黄皮变色慢吗??我觉得一点都不慢,只是你没有选到真正的好黄皮。

  下面大家看看红皮,小金刚里面真正的红皮其实很少,我先给大家看看大家常见的伪红皮。

  

  大家仔细看两个箭头所指的位置,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就是红皮的,其实这个是鸡油黄的皮色。黑色箭头所指的位置是纹路的地方,那才是这串金刚真正的颜色。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其实是缝隙里面剩余的果肉残渣,印尼人会用药水把金刚原果的果壳泡烂,然后取出金刚的果核,长时间氧化剩余的果肉残渣会成红色,还有就是他们用一种药粉擦在金刚上,用障眼法让玩家误认为这是红皮,因为以前的玩家只喜欢红皮,所以印尼人就会这么做,为了销售,看小金刚皮色的时候,手如果有汗,直接在纹路上时间搓,擦干净以后,那就是这串金刚的颜色。这是一个小窍门。不要被缝隙里的残渣颜色所误导。

  

  这是小金刚里面的红皮,撸了几天,底色出来了,底色发红,这才是真正的红皮籽。

  

  这是籽红皮的小金刚,阳光下拍的,颜色有点过于红了,看着是那么个意思就成。左边是没有清理的时候,右边是下水清理过后撸了几天的效果。这才是玩家以前经常提起的紫红皮小金刚,时间久了以后底色会发籽。属于小金刚红皮里面比较好的皮色,这种皮子上色也是比较快的,但是这种皮色很少。和鸡油黄一样,属于红皮和黄皮里面的两个极端。仅供参考。

  金刚的桩型与纹路

  先说说大家都非常非常   

  上图为原桩盘龙的示意图。

  

  上图为藏式盘龙的示意图。上面两张盘龙纹的照片介绍的非常清楚了,之所以盘龙纹一直被大家所爱,就是桩型整体特别整齐。举个例子,如果都是0.9直径的话,就是所有的基本都是0.9,每颗籽的大小偏差就在于高度,所以磨成藏式以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大小之差了。因为盘龙纹的边缘是一条直线。其实个人喜欢藏式的盘龙,至于现在为什么原桩盘龙流行起来,可能是玩家追求更极致更天然的东西,也或许是商家的一种炒作吧。

  

  上图为伪盘龙的示意图,这个比较明显。

  

  上图为二代盘龙的示意图,这个我要好好说一说了。看瓣线和龙筋还有中间的肉和一代盘龙特别特别像,但是桩型出卖了他,不是直上直下的桶珠。这种其实就是连肉纹,玩出来也特别漂亮,但是又的商家会把它当做一代盘龙去销售,新手很容易混淆。就因为这样,他不是盘龙,所以就被人们所忽视了,其实玩出来还是不错的。

  

  上图为矮桩磨盘小金刚,看红线,两头非常整齐,看起来像是被切割过一样,也是一种比较好看的桩型。

  

  上图为梅花桩矮桩肉纹小金刚。矮桩的籽通病就是不整齐,不会像盘龙纹那样是一条直线。这东西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至于喜欢什么样的就要自己去选择了。

文玩交流,可以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tp/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