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仙课堂丨药用王者,效用明显
医院订阅哦! 了哥王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了哥王 了哥王,别名:南岭荛花、地棉皮、山棉皮、黄皮子、地棉根、山豆了、小金腰带、桐皮子、哥春光、雀儿麻,瑞香科、荛花属灌木。 瑞香科、荛花属灌木,高0.5-2米或过之;小枝红褐色,无毛。叶对生,纸质至近革质,倒卵形、椭圆状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阔楔形或窄楔形,干时棕红色,侧脉细密,极倾斜;花黄绿色,数朵组成顶生头状总状花序,宽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尖或钝。 着生于花萼管中部以上,子房倒卵形或椭圆形,柱头头状,花盘鳞片通常2或4枚。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间。 花黄绿色,数朵组成顶生头状总状花序,花序梗长5-10毫米,无毛,花梗长1-2毫米,花萼长7-12毫米,近无毛,裂片4;宽卵形至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尖或钝;雄蕊8,2列,着生于花萼管中部以上,子房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或在顶端被疏柔毛,花柱极短或近于无,柱头头状,花盘鳞片通常2或4枚。果椭圆形,长约7-8毫米,成熟时红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间。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子,有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肺、胃经。 《南宁市药物志》:“本品有剧毒,用时宜慎,孕妇忌服。” 体质虚弱者忌服。 药材用根需炮制蒸熟、切片、晒干。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治瘰疬,痈肿,风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 《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疮,手指生狗皮头。可撕皮扎之。" 《岭南采药录》:"叶和盐捣烂外敷。能去皮肤红黑瘀血,拔毒消肿。" 《南宁市药物志》:"杀虫解毒,消肿,止痛,清热,泻下。治麻风,梅毒,痈疮,无名肿毒,风湿痛,肺痨,痧气,百日咳,痢症。" 《广西中药志》:"叶,捣烂加油敷跌打,痈肿(无油会起泡)。" 治鹤膝风:南岭荛花、接骨草。水煎,对酒服。(《湖南药物志》) 治疗疮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小儿头疮:鲜了哥王茎叶,捣烂外敷或挤汁外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疮疡,乳痈:了哥王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章药》) 治无名肿毒:丁哥王叶,捣烂,加米酒少量,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跌打损伤:了哥王根二层皮1g,研粉制成蜜丸,每日服1丸。《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淋巴结核,哮喘,腮腺炎,百日咳,扁桃体炎:了哥王干根三至八钱,久煎去毒后内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瘰疬初起:鲜了哥王根第二重皮和红糖捣烂敷患处,并取了哥王根一两,水煎服,日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肝硬变腹水:鲜了哥王根第二重皮一两(蒸熟),红枣十二粒,红糖一两,共捣为丸,如绿豆大,用开水送服五至七粒,日服一次。本品药性剧烈,服后有呕吐和腹痛、泄泻的副作用。体弱和晚期患者忌用。(《福建民间草药》) 治风湿骨痛,亦治麻风:每天用了哥王根三钱,鸡肉四两,加适量水炖七小时,一次服下。(《岭南草药志》) 治股阴疽:鲜了哥王根二重皮,捣烂调酒外敷。(《福建中草药》) 治疮疡成脓未溃:了哥王根皮适量,捣烂,敷疮四周,留孔排脓。(矿西中草药》) 拔枪弹及竹刺入肉:了哥王根和黄糖,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治蛇、蜈蚣咬伤:了哥王根九蒸九晒,每服用五钱至一两,煎水温服。(《岭南草药志》) 了哥王药用性强,且含有毒性,药用膳食需遵医嘱,盲目膳食保健会适得其反。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tp/67.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皮就快熟了,你准备好蜂蜜没
- 下一篇文章: 再过几天,茂名就进入水果季了荔枝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