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到了置办年货的时候,周末晨妈带着蛋蛋去逛商场,不少货架上都换上了新包装的零食,年味十足。蜜饯果干、酥饼坚果等散称零食区也排了不少带着孩子准备大买一通的宝妈们,嘴里问着“想吃什么呀”,手上忙不停地往袋里装,难得什么都依着孩子。对于娃们来说,寒假不仅不用上学,还有许多好吃的,父母也没有平时那么严格,简直是个再享受不过的假期。一方面,各式各样的零食“渐欲迷人眼”,挑得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美味的零食其中暗藏的隐患,极有可能被父母们忽视。哪些零食不适合给孩子吃呢?晨妈今天就给你一一点明。坚果类食物过年期间,家家都少不了一个零食盘,装满了糖果、瓜子、干果等供客人享用。首先,晨妈得警戒大家:千万别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坚果!12月7日,江苏19个月大的毛毛趁家长不注意,将一粒瓜子吞入,气管被瓜子完全堵塞,医院时已无自主呼吸。营养医生建议:3岁以下的小孩子不要吃花生、瓜子、核桃、开心果等坚果,一旦呛咳误吸入气道,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不要以为大人在身边看着就能避免悲剧发生,也不要把异物呛咳不当回事,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家长想通过坚果给娃补充营养,半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进食少量硬果粉,把坚果磨成细粉,加入孩子的辅食中。其次,3岁以上的孩子,也不能把坚果当饭吃。大家通常都会习惯性地提醒孩子糖不能吃多了,会烂牙,却把坚果当成是“补脑”的好东西,还让孩子“多吃核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儿童、青少年每周最好摄入50-70克的坚果。也就是说,孩子每天吃10克左右的坚果就够了,坚果类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油脂含量过高,吃多了不利于维持正常体重,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前段时间,#女子连吃3个月坚果查出高血脂#的话题冲上热搜,每天一包坚果不是问题所在,那些“加餐”用的花生与核桃才是罪魁祸首。大人吃多了身体都扛不住,更别提小孩了。所以,凡事一定要有度,给孩子进食坚果时,家长们一定要把握好量,切记不可补过头。蜜饯、果脯类食物不少孩子都爱吃话梅、桃肉这类零食,酸甜有味道,原材料还是水果,听着可比薯条干脆面什么的健康多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咱们先不急着下定论。B站有位up主曾经上传过一个国外工厂制作果脯的过程:工厂师傅先将新鲜的水果放入水中煮沸数小时,以软化其中的纤维。煮沸后的水果会被送到热风干燥箱内进行脱水,脱掉的水分每天都会被师傅用糖浆替代上,一直到糖浆浓缩到水果中。一片小小的果脯,其中糖分含量有多高,不必多言。如果是自家制作的果脯,一般糖分比较高,自然抑制了微生物的繁衍,少吃即可。可现实情况下,大家图方便都是在超市里买散称或者包装好的。如果是食品企业生产的果脯,为了保证产品的保质期、口感,都会人为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其他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一旦计算错误,或者不法商家根本不严格把控品质,很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和果脯蜜饯异曲同工的罐头,很多家长都喜欢买,觉得营养好吃又方便,可糖分也实在高,更别提食品原材料中琳琅满目的色素香精添加剂。晨妈真诚建议大家,想让孩子补充维生素,请直接给孩子吃水果,而不是各种水果衍生品,一切以原汁原味为主哦~果冻类胶状食物果冻既软又Q,是蛋蛋的心头爱,每次去超市都会要求我给他买点,我当然也不会拒绝。不过3岁前,我都没有让蛋蛋接触过果冻,第一次给蛋蛋吃的时候,蛋蛋爸用小叉子把果冻扎成了小块小块的,就是为了防止他噎住。一般的果冻包装上,也会在显眼处注明:勿一口吞食,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毕竟,因为误吞果冻噎住食管的娃实在太多了,当爸当妈的难免感到害怕。央视节目《法律讲堂(生活版)》中,就有过一个9个月大女孩果冻卡喉而亡的案例。起因是当天下午天气不好,电闪雷鸣,孩子受到了惊吓,止不住哭闹,保姆为了安抚孩子,顺手拿起了零食袋里的果冻,用勺子喂给孩子吃。原是想转移孩子注意力,却不料伴随着一声惊雷,孩子抽泣得更加厉害,果冻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卡在了孩子喉咙。母亲回到家时,只见保姆双手抱着还有边拍边晃,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为时已晚。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超过10例以上的孩子因食用果冻造成气管堵塞,而在这些患者中,死亡率更是惊人,达到了90%以上。家长们请引以为戒,不要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果冻类胶装食物,以免卡住气管,导致窒息。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被异物卡住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不要错过急救的黄金时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通过冲击腹部,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给气道形成一股向外的冲击力,促使梗塞到气道的异物排出。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以站立,操作者一般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环抱住患者腰部,令双手握拳,然后给予患者腹部向上的冲击力。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必须让患者平卧,再给予腹部冲击力。如果发生阻塞的是一个小婴儿,操作者首先得找个凳子坐下来,两条腿向前倾,让婴儿的口低于他的胸腹部,拍背五次。然后将婴儿翻转过来,进行五次的胸前按压。不过,这种急救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切忌拿真人去练手,有可能会对患者的内脏造成损伤,所以练手时应使用模型。划重点:在急救时,应把患者衣服撩起来,一只手在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平放拳眼,另一只手抱拳形成向内向上的力量冲击。类似于“剪刀石头布”的手势,注意操作得当哦~正值新年到来,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时,也不能任他们随意胡吃海喝,给身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后患无穷。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还须时刻看好,进娃嘴的东西家长们得时刻把关,一丝懈怠都不可有。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平安地过个好年~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pihea.com/hphcf/10426.html